什麼是科學?
一、目的:
探索自然界如何運行,並利用這些知識來預測或解釋自然界可能發生的事。
二、過程(八大步驟):
1.定律:公認的數據模式。
2.學說:完善的測試及廣泛被接受的假說。
*科學的結果可以是試探性的、可靠的、不可靠的
五、限制:
1.不確定性
2.免除偏見
3.大量變數相互影響
4.用抽樣統計判斷
5.不能用來回答道德與倫理問題
2-2 What is mater?
什麼是物質?
定義:任何佔有質量和空間的稱之為物質。
2-3 How Can Matter Change?
物質如何變化?
物理變化:原子、離子、分子排列改變,本質不變。Ex:切割鋁金屬
化學變化:原子、離子、分子重新排列組合,本質改變。Ex:碳的燃燒
核變化:
1.放射性衰變─發生在不穩定同位素中之原子核,放出大量快速移動之物質或高能量輻射。
2.核分裂─原子核被中子撞擊,分裂成兩種以上之原子核和中子,及大量的能量。
3.核融合─兩個原子核在帶有極大能量下相互撞擊,結合成一個較重之原子核,放出大量的能量。
2-4 What Is Energy and How Can It Change Its Form?
什麼是能源,該如何轉換?
定義:能源是有做功或轉換熱的能力
形式:
1.動能─物體因有速度具有的能量
2.潛能─隨物體位置改變的能量
能量轉換(藉由物理或化學變化改變形式)
熱力學定律:
第一定律(能量不滅)─經物理或化學變化後不會增減能量
第二定律─能量由一種形式轉變成另一種形式時,會有能量損失。
2-5 How Can We Use Matter and Energy More Sustainably?
我們該如何永續的使用物質和能量?
可藉由經濟型態與生活型態的轉變
高通量經濟→(轉變)→低通量經濟→減少浪費、控制污染、節約能源
高通量經濟→(轉變)→物質循環再利用經濟→減少垃圾、避免消耗資源
可用四大科學原則來達到永續資源的社會,包含:
1.依賴太陽能
2.生物多樣性
3.人口控制
4.營養循環
上課意見:
逐字翻譯雖然有助於我們閱讀,但還是不免會使上課感到乏味,如果能在課堂上更透過影片或一些課外知識的補充,或許能讓上課時更生動。